跳到主要內容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舊金山中國城

前大老闆是個求知慾強烈的人,雖然已屆退休年齡,但她的口頭禪仍是:「學習」。退休、度假這些常人夢寐以求的事,不在她的字典裡。就連旅遊,她總是說要出國去學習,所以都往美歐跑,像巴里島那種度假勝地,她是不屑去的。(所以員工旅遊往往變成戰鬥營。)然而,美國也不是每個地方都進步,都有可以學的,例如舊金山的中國城。

舊金山的中國城是到舊金山的旅客會去的地方之一,畢竟這裡是亞洲以外最大的華人社區。然而我對舊金山的中國城印象並不佳,一如我對美國的中餐館。要承認這點,我不是沒有掙扎,無論如何,我是百分之百的華人。若說要在美國看到熟悉的事物,也就是這些地方了。然而,當我每次看到華人的劣性在這些地方充分展現,我覺得自己像是清末民初那些到過西方世界的人一樣憤慨,恨母國不爭氣,恨華人跟不上世界文明的腳步。尤其在看到與我們有民族仇恨的日本人,在美國如何成功地攻佔一席之地,這種憤慨就更強烈了。

我已經把美國的中餐館列為中餐館裡落伍的品種了,因為進步緩慢,不只衛生環境和服務差,菜色也跟不上現代人要少油、少鹽、吃得健康的需求。每回到中餐館,因為這些差勁的條件,總讓我覺得自找罪受,跟自己過不去,花錢買氣以及不健康。

相較於白人小孩總是乖巧地跟在父母身後,一不守規矩就被父母當場(也當眾)嚴厲斥責,許多華人的小孩似乎顯得沒規矩多了。不是到處亂跑、亂撞人(有的父母就在後頭追),就是做出可怕的侵略性行為。上回在San Diego Wild Animal Park時,一個華人小女孩看不到貓鼬(meerkat),居然用力拍牠們的籠子,而她的爸媽也不在旁邊立刻制止這種會讓貓鼬嚇得衝回非洲的行為。

華人小孩的沒規矩,往往源自於父母沒有做好榜樣。在華人社區、華人超市裡,總是可以看到華人的違規或不顧他人的無禮行徑。上回在某知名華人超市,看到那些挑水果的人把不要的扔回去,已經讓我很不舒服了,偏偏一回頭又看到一個應該是陪其他人來超市的年輕華人爸爸,把蘋果當玩具拿給他稚齡的小孩玩。小孩的手很小,拿不住蘋果,蘋果就像球一樣滾到地上,摔個鼻青臉腫。那個爸爸二話不說,立刻把蘋果丟回架上,然後再換一區,繼續挑另一種水果當球玩。我看了很不高興,心想,誰想當那個買到爛水果的倒楣鬼?從此不在華人超市買水果。

這些點滴,常讓我疑惑,這些在美國的華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為何都沒發覺華人在這個移民社會的普遍印象很差,就跟華人看不起的西裔(墨西哥移民居多)差不多了?骯髒、沒禮貌、陰險狡詐等,是美國主流社會對華人的刻板印象。事實上,這些看法不是沒來由的。

我內心對美國的華人有許多疑惑,一直到了我在舊金山的中國城走過兩趟之後,才算找到一些解釋。

那天我們從漁人碼頭開車前往Crowne Plaza Hotel的途中,經過中國城。看到許多中文招牌,我自然很興奮,終於到了傳說中的中國城了!某人問我:「感覺很熟悉嗎?」如果是指中文招牌,那的確比英文招牌讓人有幾分親切感。可是仔細看招牌上的用字和詞彙,以及街道和人群的感覺,我又覺得陌生了。

到飯店Check in之後,我們散步去中國城。按照飯店服務人員的說明,我們從Grant Ave進入Chinatown。Grant Ave和Bush Street交接的路口,就是有國父手書「天下為公」的牌坊(Chinatown Gateway,因為上頭有兩條龍,所以也叫龍門Dragon's Gate)之處。

走進這個牌坊,街道的名稱開始有中文,只是,每回看了都讓我納悶不已,Pine Street是「板街」,Grant Ave為何是「都板街」?位於這條街的Grant Plaza Hotel的中文名稱則是「嘉蘭旅店」,這比較接近我們的發音。可惜我不會廣東話,無法得知廣東話是怎麼發這幾個字的音。最傻眼的莫過於看到「唐人街」的那一刻,因為英文路名居然是「Sacramento street」,這兩者根本搭不起來啊!住在加州的人都知道,Sacramento是加州首府,想找現任加州州長阿諾的辦公室,去Sacramento就對了。

經過Old St Mary's Church時,我們聽到有老人拉胡琴,有些人在一旁聆聽,甚至打賞。有資料說這間教堂是舊金山最古老的天主教堂。但是我們對華人實際生活的地區比較好奇,就沒入內參觀了。

在都板街,可以買到許多洋人心目中典型的中國玩意,包括:旗袍、油紙傘、燈籠、繡花鞋,以及有當年生肖的衣服等相關物品。由於狗年已近尾聲,所以有家商店已經擺出豬年的小孩T-shirt和豬寶寶玩偶。另外也有一些不是中國人原有的東西,像是用書法字寫的英文名字牌。實在不是我要說,那個書法寫得極醜,而翻譯又很怪,偏偏這名字牌還賣的不便宜。有些地方賣的雜物,會讓我想起以前的光華僑下的攤販,或者現在的台北玉市也有的雜七雜八小物,像是看不出真假的玉石等。比較扯的,莫過於日本人的招財貓也混進這個中國人的世界來了。

如果再仔細一點,甚至可以在這裡挖寶,我在一家堆的有點雜亂的店裡,就看到老的廣告畫曆。只不過,這些商店的老闆臉都很臭,如果無意購買的話,還是少流連為妙。也因為那些臭臉,我幾乎沒買什麼東西。這些中國店的老闆實在不懂得待客之道。

我唯一買的東西,是一個0.75元的芝麻球。那間糕餅店的裝潢維持幾十年前(或者更久)的老樣子,走道狹小,店面陰暗,櫥窗裡有一堆食物模型,一點都不吸引人。但是他們又同時懸掛幾張照片,表示前總統柯林頓有次來中國城時,曾到他們店裡買東西。我們忍不住討論,就算柯林頓來過,也不代表這家的東西好吃,而且,柯林頓很可能是被安排到這裡作秀的,所以可能沒付錢,就算帶了東西走,也不一定吃了,甚至覺得好吃。就算柯林頓覺得好吃,也不見得合我們的口味。總之,這家店招攬客人的方式,在我看來有點古怪。

後來,我還是好奇地走進去,準備買個東西來嚐嚐。由於他們的東西太不吸引人了,我看了半天,不知道可以買什麼。最後因為前面一個廣東人爸爸幫小孩買了一個芝麻球,所以我也決定買一個芝麻球。令我意外的是,那個態度冷淡的店員會說普通話。所以我就拿了一個紙袋裝的芝麻球,邊走邊吃,然後發現這個小球真是油膩難當,紙袋都被油漬弄髒不說,我也弄到滿手都是油。

離開舊金山的那個早上,因為找不到中式的早餐店,我們冒雨再度來此,碰到一個只講廣東話、態度傲慢的店員,買到兩個不好吃的包子(他們叫做「╳╳飽bun」),讓我覺得真是來錯地方了。

除了這種糕餅店,中國城的麵包店也沒有一家吸引我駐足的。台灣那些知名的麵包店要是前去開業,應該可以很快把他們都打敗吧?Thomas L. Friedman那句名言:「世界是平的」,傳遍了許多地方,但是傳不進此地,舊金山的中國城根本就位於世界之外,既不抬眼看看這世界是怎麼一回事,也沒想過如何改善經濟條件似的。

後來看到當地報導,中國城的商人憂心「旺丁不旺財」,覺得生意越來越難做。我認為他們應該到美國其他地方去看看,瞭解一下現在服務業的進展,改善一下他們的服務態度和店面。其實只要走出中國城,到別條商業幹道一看,就會發現,其他商店的裝潢、擺飾都好看許多,店員態度友善多了,東西不會擺得那麼雜亂,燈光也充足許多。

更令我們意外的是,走過一條與Grant Ave垂直的街道,到了士德頓街Stockon Street,我們赫然發現,這裡才是真正華人生活的地方!而Grant Ave是給觀光客看的。

骯髒、擁擠、嘈雜、破敗,這是我走過士德頓街的感想。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讀到在美國成長的華人第二代,跟著母親到了中國城,因為當地的腥臭和吵雜,使他在路上吐了起來,此後非但不肯去中國城,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抗拒一切與中國有關的東西,使得他父母只好計畫帶他去香港、台灣及北京,「讓他知道中國不是唐人街,真正的中國,是美麗而清潔的。」

香港、台灣及北京沒有骯髒、嘈雜的地方嗎?未必,去傳統市場一看就知道。不可否認的是,美國最大的華人社區,給人的感覺真的很不好,不需要美國主流社會割離華人第二代的認同,有較好衛生習慣的華人,都不會喜歡這種地方,進而懷疑起華人究竟為何把自己的形象弄成這麼腐敗?

忍著腳踩著油膩街道的噁心感,我們在傍晚時分,看到這裡的華人是怎樣就在街角的蔬果店搶起食物來了。蔬果的狀況不怎麼好,但是很便宜。大家只顧著要搶到便宜又相對美好的食材,滿地的垃圾都沒人管。

抬頭往這些建築的頂頭望去,除了美國國旗,多半是五星旗飄揚,很少看到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這可以判斷這裡的移民多從哪裡來。再把視線往下移一點,我居然看到有人把衣服晾在窗外!類似的景象,我似乎在陳果的電影裡看過,但沒料到在美國,居然有人這麼做。這應該是不合法的。

我想起數個月前,去Getty Center看了「Where We Live: Photographs of America from the Berman Collection」攝影展,其中一名攝影師喜歡拍廢棄的房子,有棟廢棄的屋子掛了一個牌子,表示抱歉,破壞了這區的景觀。更別說G曾跟我提過,有次去法國,把毛巾掛在窗台,立刻被制止和警告,說不得破壞景觀。歐美人是很在意這種事的,為何中國人到了美國,還不懂得入境隨俗,硬是要照在母國的方式亂搞?難怪華人會被看不起,唉。

聽說其他的中國城,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紐約、洛杉磯的,我都聽人用骯髒、破敗來形容。舊金山的中國城,當初可說是美國政府讓他們視為次等人的華人聚集的地方,以免華人跑到別的區域去。不過,後來排華沒那麼嚴重,有些人的經濟條件改善,就搬離這一區。中國城陸續就成了收入低的華人群居之處。

不過,我不認為收入低就理所當然生活在髒亂的地方。奇怪的是,我曾讀過日本人在二次大戰之後的貧窮年代,還企圖保持衣著和住宅整潔,以保持尊嚴。我卻沒讀過類似的中文文章。難道中國人相對欠缺這種觀念嗎?走過長長的士德頓街,我似乎只能肯定前述的問題。

華人除了喜歡跟華人住在同一區,在美國還有個現象,就是跟著白人跑。偏偏白人不喜歡跟華人住在同一區,於是陸續搬走,然後華人陸續進駐。在比較昂貴的地區,據說一開始有些是台灣移民聚居之處,畢竟台灣經濟起飛的早。後來有大陸移民遷入後,台灣移民陸續搬到更貴的地區,原本的地方就由大陸移民陸續進駐。我猜,這現象的形成,也跟華人移民都找華人房地產掮客有關。

過去傳說中國城是黑社會的所在,我認為,現在比較嚴重的問題,恐怕是合法居留。看看那些躲在角落裡、語焉不詳的「合法移民」廣告招牌就可猜到一、兩分。偏偏那是另一個社會問題來源。在美國的華人由於語言不通、不懂美國法律等,傾向找華人辦事,結果造成許多不肖的華人專業工作者欺負華人顧客,造成許多「華人坑華人」的案件。就連公婆,都曾在請大陸移民修理大門時,被坑了一筆。這種事情知道的越多,只會讓人越不喜歡跟華人打交道。

移民一般而言,可以分成主動移民和被動移民兩大類。當年一船一船運來的華工,屬於後者。像我的祖先當初會到台灣,恐怕也是第二種。不管是哪一種,第一代移民都是很辛苦的,這是我在十年前讀保真的〈兩代之間〉就知道的事。然而,更清楚地體會箇中滋味,還是來美國生活以後。

那些住在中國城的移民,應該還是抱著未來能更好的期待吧,不然也不用花那麼多力氣到美國,在人生地不熟的國家謀口飯吃。如果是這樣,我認為,他們應該更注意這個國家的一點一滴,瞭解這裡的法律和風俗,小則保身,大則求發達。不想搞懂這個國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的,恐怕就像世界日報報導過的例子,一個等了很久才申請到公民的中國人,因為很寶貝好不容易申請到的social security card,於是拿去護貝。偏偏這東西被規定不能護貝,於是他有天去辦事時,被辦事員檢舉,因此惹上牢獄之災。

很多實際的例子證明,在美國這個移民社會,只要你肯付出、肯掙出一片天,沒有人會在乎你的出身。我想,這是那些美國知名華人力爭上游的動力之一,他們用個人的成就,擺脫種族包袱。

可是,看了舊金山的中國城,我仍認為,這個國家對華人的看法,許多還是來自對所有華人的印象。華人一旦上了新聞,尤其是負面新聞,那種隨之而來的輕視,恐怕是一層一層加深,難以擺脫的。偏偏前不久,洛杉磯接連爆發華人汽車保險理賠和醫療保險欺詐案,涉案人員包括律師,再度讓這個國家認為華人就是不守法。

離開中國城之前,我在一個把不值錢的penny壓成龍形紀念幣的機器前,投了0.5元,做了一個紀念幣。在滿清末年,列強割據時,許多人都說中國是睡龍,忘記發揚它的威望。而前陣子,一個搞不清狀況的大陸學者引起一番爭論,說要去除龍代表中國的形象,理由是「在西方被視為霸氣和攻擊性的龐然大物,易招致誤讀、誤解」。經過票選,麒麟第一,然後是熊貓。這個搞不清狀況的學者顯然不知道,日本人都用KIRIN啤酒的海報,在日本料理店教育洋人,麒麟是長成什麼樣的動物,說不定洋人已經認定麒麟是日本人的吉祥物了。想到「龍的傳人」就可能變成「熊貓的傳人」,雖然我很喜歡熊貓,還是覺得可笑又可悲。因此在龍圖騰還沒絕跡前,趕快弄一個回家,紀念這一趟失望又失落的中國城之旅。

以下是中國城的照片,點入可看大圖及說明: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22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21

bakery in Chinatown 3

bakery in Chinatown 2

bakery in Chinatown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20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19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18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17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16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15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14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13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12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11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10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9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8

Dragon(Chinese Loong)penny souvenir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7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6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5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4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3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2

Chinatown in San Francisco


延伸閱讀:中西人士對北美唐人街的印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蜜蜂住進排油煙機裡

這幾天在臉書上回顧去年我們家被蜜蜂入侵的照片,也看到有人在臉書上詢問蜜蜂在房子上築巢的問題,於是想起去年的經歷。事隔一年,現在終於可以平心靜氣地回顧這件從沒預期到的事。 無意中看到蜜蜂大舉搬家那天是學期的倒數第二天。因為當時Armstrong Garden Center有折扣,所以我先去買了一些植物之後,再去學校接小孩回家。小J當天去同學家的期末派對,所以我跟小P回家。小P進屋裡後,我把植物搬到後院,然後就看到一大群黑麻麻的蜜蜂在我們後院,往側門的通道前進,牠門數量多到讓我想起卡通和電影裡,有人用棒球打到蜂窩,然後一大群憤怒的蜂傾巢而出的景象。我當時並不知道牠們在搬家,因為怕被叮,只能在後院待了一個多小時。但是牠們群聚之地是我回屋裡的唯一路線,最後只好硬著頭皮,在牠們數量減少時,屏住呼吸慢慢地經過那個地帶。 回到屋裡後不久,我懷疑我有幻聽。我一直聽到昆蟲的聲音。一開始,我以為我把蒼蠅帶到屋裡了。直到我終於看到那隻小昆蟲,我才發現我弄錯了,是蜜蜂跟著我進到房子裡,不是蒼蠅!若只有一隻,我會想辦法把牠弄出去,何況之後看到不只一隻! 最最恐怖的,莫過於煮飯時,我不時看到蜜蜂從排油煙機裡飛出來。這個發現讓我錯愕莫明,因為從沒發生過這種事。我抬頭仔細看了排油煙機,上頭的縫隙應該沒那麼大呀!而且我聽到排油煙機裡有奇怪的沙沙聲,感覺有東西在裡頭移動,難道是蜜蜂在裡頭亂飛?不只是這些,有時似乎有東西從排油煙機往下掉,幫我煮的東西「加料」,這實在太太太恐怖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都快要驚聲尖叫了。 從排油煙機飛出來的蜜蜂,後來都貼在水槽前的窗戶玻璃上,像是想要出去。煮完飯後,我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往牠們身體底下伸過去,讓牠們的腳抓在筷子上,然後我就這樣一隻一隻小心翼翼地送到後院去。但是有更多蜜蜂不知道怎麼進來的,牠們在玻璃上看著外頭又逃不出去後,就絕望地死在窗台上。持續看到一堆蜜蜂死在眼前,其實滿令人崩潰的。 這種情形持續了幾天,我們實在不堪其擾,我都不敢煮飯了,免得一開抽油煙機就要驚動一群蜂,但這主客關係是否錯亂了?某人說要找殺害蟲的公司來殺蜜蜂,我說不要,牠們是益蟲,美國的蜜蜂已經減少很多了,我們不該隨便殺蜜蜂。於是他又找了養蜂人的資訊,問到半小時要價$150,他要我打電話找他們來。 這價錢實在不是普通的貴,從沒找過一種服務開那麼高

鬥地鼠

  去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各植物社團都增加許多新會員,然而,收穫季到時,各種關於鼠輩的貼文也大增,包括:老鼠、松鼠、地鼠、土撥鼠、鼴鼠和負鼠(註)等。跟著而來的,是各人法器盡出、大顯神通的鬥鼠文,陷阱、毒藥、聲波、放貓屎、埋辣椒、打彈弓、打BB彈等,看得我眼花撩亂,不禁佩服農友們都好有鬥志和創意。不過,也有動物維權人士三不五時要出來聲討別人護衛自家蔬果收穫的行為,在我看來,那些屬於住海邊的。 我家也免不了有老鼠和松鼠的問題,因此請了人在後院放了兩個鼠餌屋。聽說那些鼠餌非常吸引老鼠,牠們吃了之後會跑回老巢死掉。是否如此,對我來說是不可能證實的。至於松鼠,至今尚無對策。 六月中某天,有顆綠色大番茄被綠毛蟲斷頭了,綠毛蟲還在番茄的蒂頭處彎曲著身體沒離開。於是,我就把番茄放在花圃旁等鳥吃蟲。第二天蟲就不見了,不過我沒動番茄。那幾天很熱,綠番茄開始有點黃。 第三天綠番茄頭上腳下,有一部分埋在土裡,而附近有顆我之前挖出的核桃不見了,我猜是松鼠埋核桃時,順便埋了番茄。 但第四天番茄不見!附近的土被挖得亂七八糟,有石頭在一旁,看起來像是花床深部的土,而我前不久新種了粉紅紫扇花不見了,去年種的紫色紫扇花也沒了。那天晚上我去澆洗菜水時,居然看到一隻老鼠從花圃邊新挖的洞跑出來!我感覺自己快昏倒了,老鼠這麼有心機,居然會打地道挖洞來吃番茄!我開始為我種的番茄擔憂。接下來要加強防範老鼠,還要重新布局植物的位置。 之後,花圃持續被打洞,植物因此陸續失蹤。只要看到有新的土丘,旁邊有底下被帶上來的石頭,我就知道,那個不速之客來過。我因此每天都對著花圃吹鬍子瞪眼的,這個討厭鬼可以不要來我家嗎? 不幸的是,災情持續擴大。接下來,連草地都遭殃了。我每天起床後,透過落地窗,看到草地又多幾個洞,就感到痛心疾首,牠再持續往右打洞下去,遲早會到我的鐵線蓮和番茄重地。我仍在苦等那些大番茄曬紅,千萬不能有外侵者來搶。 不過,那傢伙顯然不是一條線一直往右移動,牠有時會回頭往左攻我的花圃。因為種好多年、花開時像個小汽球的桔梗和垂鍾柳也失蹤了,所以我看到兩株玫瑰葉子突然枯萎時,就知道那傢伙在底下搞鬼,所以先移植了很多年前插枝成功的紫玫瑰,然後挖另一株玫瑰樹。沒想到,我一挖,那株玫瑰就整個歪掉,我這下才發現,玫瑰的根被吃掉了!我當場差點氣哭,這是什麼老鼠!為什麼要吃那麼多植物! 回到屋裡趕緊

基因檢測發現我的配偶是我表親

前不久看到一個 新聞 ,一對目前結婚十七年、有3個小孩的夫妻,在結婚十年時做了基因檢測後,才知道他們是表兄妹。我後來再查一下,發現這種狀況並 不 罕 見。 我們家的基因檢測結果,一開始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小孩的爸爸媽媽是我們沒錯,沒有從醫院抱錯任何一個小孩,小孩共享50%的基因也沒錯,直到我發現某人出現在我的表親列。 我們四個人有不同數目的表親,以我的最多有1501人,以關係近遠排序。我看了前幾頁之後,突然有點不耐煩,想看一下最後一頁的表親是多遠的關係,點下去之後,赫然發現最後一個是某人!上頭顯示他是我的遠親,共享0.08%的基因。在他前面的一個表親是住在美國的菲律賓人,共享0.13%的基因,是我的fifth cousin,照中文說,就是十二等親。所以某人比十二等親還要遠。 公婆知道後,非常意外,因為不覺得我們兩家會有關係。我爸那邊的祖先是清朝乾隆中葉176X年來的,而公婆都是1949年來台灣的。公公問我,我們家族在遷到廣東前住哪?我也想知道,但我家族譜只有在粵東的來台前地址。好吧,那大概兩百年前是一家,也許兩家有人通婚了。畢竟閩粵贛交界處是客家原鄉,或許我們祖先從北往南移居的過程中有經過公婆某一家的家鄉? 高中生聽說我們是表親,感覺非常不適。我跟他說,照中華民國民法,六等親內不得結婚。我們已經超過兩倍,非常遠了,遠到上面好幾代的祖先都互不認識,沒有法律問題。至於美國,很多州規定first cousin不得結婚,如果結婚,婚姻無效。但加州是允許first cousin結婚的。Distant cousin沒有任何問題。 照我們兩家過去看似沒有交集的歷史,居然最後有血緣交集,那夫妻兩家都是久居台灣的人,是表親的機率應該大很多。在我研究我的血液疾病時,看到 苗栗為恭紀念醫院的陳振文醫生 說:「這可能是客家人的民族性較團結,也很少和外族通婚,因此有海洋性貧血的基因較容易保留下來代代相傳,而苗栗縣多為客家族群,相較下盛行率也較高。」就我所知,我的最近兩代都是客家人沒錯。雖然我的兩邊家族有若干人的確世代住在苗栗,但美國醫生說我的貧血不是海洋性貧血,我很好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以前聽說有婚前篩檢,但沒當一回事。現在覺得婚前的基因檢測其實滿重要的。因為我們都不知道自己跟配偶是否有有問題的隱性基因,一旦它們結合變成顯性基因,問題就嚴重了,例子之一是歐洲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