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追尋月桃花和姑婆芋的蹤跡上仙跡岩。春天的雨後,山林裡的植物看來特別翠綠,眼睛感到舒服。 上一次爬山,好像是研二的事。K師規定修他的課的學生,通通要跟他去爬山,否則當掉。這種要求,很難針對大學生,針對研究生,就容易多了。我從上山到下山,都跟在K師身旁,陪他聊天。其他人越來越落後,讓我們得不時停下等人。老師事後聽說,稱讚我還不錯,「K師每天陪山,他走路那麼快,要跟上他不容易耶!」這是要付出代價的。ㄔ山實在太陡了(還滑了一跤),快到山頂時,我一度因為心跳過快,突然覺得心臟快跳不動,有種即將休克的感覺,於是主動喊停,讓大夥停下來等我稍微恢復。這是我第一次知道,心臟病發作的感覺,可能是怎麼樣,即使醫師從沒說過我有心藏病。 雖然出門時,天空飄著小雨,我們仍沒打算放棄。才走沒多遠,意外地發現仙跡岩跟我印象中的大不相同!聽到我說上回來,附近的「發現之旅」剛開始施工,在仙跡岩步道上鋪了很難看的鐵板,娘掐指一算,那應該是六年前以上的事了!我居然那麼久沒造訪仙跡岩了。 大學聯考完,有陣子每天被爸爸拖著跟他一起爬仙跡岩,他嫌我身體太爛了,趁著暑假,要我趕緊「固本」一下。但是我很不爭氣,每次爬完山,回家沖個涼,就進房爬枕頭山。這個爬山固本計畫,很快就在「恨鐵不成鋼」的狀況下不了了之。 過去印象中的仙跡岩,總是中老年人的天下,像我這種年紀的,幾乎沒看到,就算有,也不會在大清早五、六點的時候出現。大學時代最後一次爬仙跡岩,沿著仙跡岩蓋的高價住宅區「發現之旅」動工不久。除了鋪鐵板很醜外,這個建築物影響仙跡岩的景觀,以及可能破壞仙跡岩的生態,都是我不樂見的,因此後來就不想去了。 然而,這次舉目所見,鐵板通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鋪設的步道,主要是以石材為主,可以融入四周的環境。雖然稱不上環保的「綠建築」,但至少能與環境相結合。否則,灰色的鐵板在山林裡,說有多礙眼,就有多礙眼。部分的步道甚至比舊的更好走,有些陡峭的路段,也有欄杆(可惜是鐵的),路滑的地段,則有標誌(但我經過時,即使小心翼翼,還是滑了兩次)。這些據說都是「發現之旅」的建設公司做的,算是社區營造的一部份。 娘說,有段步道甚至用木板鋪成。她由於傷口持續疼痛,要我先走,回頭再會合。於是我一路往上走,大老遠突然見到前方有隻白毛夾雜棕色毛、長得很像「豬」的狗。心裡納悶,狗就算很肥,要長成那樣也不容易,到底是什麼狗?待我再靠近一點,前面有兩個老...
黛比,青春歲月在台灣度過,前中年期移居美國。 自從成為人母,過去的風花雪月俱成往事雲煙,親職生涯使人忙碌。 現在力求在小孩與個人興趣間找到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