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春假到紐澳良吃生蠔

今年春假,我們到了南方的紐奧良(New Orleans)。這些年來,我們最常在美西活動,去過北邊的國家公園,去年則首次去了美東的賓州、紐約州、德拉瓦州和紐澤西州,就是一直沒去美國南方。本來我提議今年春天去德州,因為德州夏天太熱,春假正好,我們可以去探親訪友。但有兩人投反對票,高中生不急著去看德州的大學,某人嫌德州無聊。最後就選了紐奧良。不過,日復一日差不多的生活已經讓我忘記造成很多災難的卡崔娜颶風(Hurricane Katrina)是哪一年的事,趕緊查了一下,已過18年了,那應該都恢復了。

下了飛機,從機場到馬路都感覺跟加州不太一樣。坐計程車去旅館的路上,我們居然看到建築物上的巨大廣告牌有個全是4的電話號碼!小孩忍不住竊竊私語說這是華人討厭的電話號碼。黑人司機跟我們說,那個電話號碼律師主人做很多電視廣告,大家都知道那個號碼。感覺這裡的文化非常不一樣。

有些資料說紐奧良不是安全的地方。我研究過了,當地美國人說,如果住在觀光區(法國區French Quarter)的飯店,白天在觀光區結伴活動,不要晚上在稀少人跡的小巷落單,通常沒有問題。到了紐奧良卻住在不在觀光區的Air BnB之類的人,難免有些不好的遭遇,就會討厭紐奧良。所以我就訂了位在法國區的Kimpton HOTEL FONTENOT,就位在大街上,交通方便。

在圖書館工作的老朋友R告訴我,她們去紐奧良五天,都是靠雙腿活動,沒租車。所以我這次也沒訂機加酒加車的行程,只訂機加酒。唯一的狀況是我沒訂到去莊園的遊覽車行程,而我預訂了兩個莊園的門票,所以要自己去租一天的車。

紐澳良有間1938年開的餐廳Mother's就在旅館附近過個馬路就到的地方。我們進去之後,耳朵感應到以往在電視電影裡的南方腔,坐在椅子上的女侍把菜單遞給我們,要我們去前方點菜,講完還跟我們說:"Love yo babe!" 我忍不住微笑,聽起來就是黑人版的Paula Deen。這裡的人叫客人babe,大概就像台灣生意人叫顧客帥哥美女一樣,都是嘴上抹糖的服務,聽聽就好,不必當真。

沼澤女孩(Where the Crawdads Sing)吃的葛子(grits),我終於在這裡試了,就是類似小米粥一般沒什麼味道的軟粥,實在不是我會想吃的食物。後來要回加州前,我在紐奧良機場點的一道魚也附了葛子粥,那裏做的就比Mother's的好吃,比較有味道。這裡的綠色蔬菜上桌時,全變成近褐色的綿爛物,看著沒什麼胃口。能保持綠色的中式炒蔬菜還是上乘多了。這裡桌上有路易西安那的辣椒醬,還有一罐看起來像店家特製的辣椒油之類的東西,透明玻璃罐裡都是辣椒。我不吃辣,所以沒試。

這裡的強項是炸物。我特別喜歡炸海鮮,像炸軟殼蟹、炸鮮蚵等都不錯。小孩說炸雞也好吃。我們要離開紐奧良的前一晚,明明已經吃過中國人開的日本料理了,我還是去Mother's點了一盤炸鮮蚵。那次店外停了一輛警車,入店後,居然是警察發菜單,指引點菜路線,讓我疑惑那警察是不是老闆的家人?我們後來搭遊覽車去沼澤的路上,司機一路導覽特別提到Mother's,這間是當地有名的餐廳。

不過,台灣人社群裡,更喜歡的紐奧良餐廳大概是Acme Oyster House。Acme Oyster House是排隊名店,如果6點前就去的話,不用等太久。那裏的生蠔有兩種,一種是原味生蠔(Raw Oysters),另一種是加起士和蟹肉去炭烤(Chargrilled Oysters),後者價格高很多。我喜歡原味勝於起士味的生蠔,因為起士味蓋過生蠔鮮美的滋味,太可惜了。軟殼蟹三明治(Fried Soft Shell Crab Po-boy)非常美味,讓我回味無窮。吃完那頓,我飽到感覺自己像螃蟹一樣橫著走。

在像是後巷裡的Gumbo Shop是吃當地creole cuisine的餐廳之一。對我們這幾個加州人來說,這裡的菜單看起來很陌生,一堆不知道是什麼的食物,需要花時間仔細看說明:JAMBALAYA、ANDOUILLE、ETOUFFEE、ESPAGNOLE,唸了一遍,可以充分感受他們的食物受到很多法國影響。我是那種喜歡點沒吃過食物的人,點了CRAWFISH and PASTA in TASSO CREAM,是微辣的小龍蝦海鮮麵。某人通常不吃陌生食物,但他點了ETOUFFEE,就是一道有很多香料的海鮮燴飯。沒想到最保守的是高中生,他點了BLACKENED FISH。這裡的食物給我一種有些濃稠的感覺,大概是天氣熱,所以當地人口味比較重。同樣因為天氣熱,很適合秋葵這種喜歡熱的植物,所以Gumbo雜燴湯裡常見秋葵。雖然加州也有不少人種秋葵,但我從沒在加州看過秋葵出現在菜單上。

到紐澳良只吃一次生蠔是不夠的。我們有晚於是去Mr. Ed's Oyster Bar & Fish House吃生蠔。那次我點了杯血腥瑪麗,調酒上桌時,杯子上不只有檸檬片和萊姆片,還有醃過的橄欖、長豆和秋葵,通通都是褐綠色的,味道當然是鹹的。南方人真的很喜歡用秋葵,好像多到每道菜、湯和飲料都至少要加一根或一些秋葵,才能消耗掉田裡長太多的秋葵。想像一下同樣的狀況發生在台灣,高麗菜盛產的時候,如果在阿里山烏龍茶泡飯上加一堆高麗菜絲會是什麼狀況?(被打)那家也有Creole cuisine。如果不是吃生蠔、炸物、三明治,就是吃有濃稠醬汁的義大利麵或飯。那家甚至有炸鱷魚肉,搭配特別的醬。但我們對這種奇怪的肉沒有興趣,尤其是高中生,如果我點了,他搞不好會走掉。

有些人推薦名廚開的Commander’s Palace,但這間高級餐廳需要訂位,而且要穿正裝。我們在旅行中沒帶那麼多衣服,就算了。我們倒是去了對服裝沒太多要求的Fogo de Chão Brazilian Steakhouse吃巴西烤肉,很多人仍精心打扮,畢竟這是相當不錯的餐廳。這間餐廳可選只吃沙拉吧的食物,或者有桌邊服務的各種烤肉。我們吃了烤肉,也吃了沙拉吧。餐廳裝潢高級漂亮,是我們在紐奧良時去過最好的。烤肉很好吃,種類也多,有些肉我在加州其他的巴西烤肉餐廳沒吃過。有幾個服務生長得很帥,態度很好,聽說我想吃羊肉,會幫我特別留意,然後送過來。小小缺點是沙拉吧裡的水果品質不夠好,太硬了,根本沒熟。

紐奧良建築有法國風,每棟建築看起來都不太一樣。我第一次在American Horror Story第三季看到此地景象時,是幾個現代女巫撐傘走在法國區的場景,從那時起就對這裏很好奇,真正站在那個街頭時,內心有說不出的震撼和悸動。不只是一樓,這邊建築的二樓的黑色鐵欄杆上同樣有各種裝飾,從植物到旗子,不一而足。很多櫥窗裝飾都很有特色,令人目不暇給。這裡的人顯然特別喜歡各種動物塑像,拴腳踏車的柱子有馬頭,看著就像以前拴馬的柱子,但我的腦海很快地浮現American Horror Story第三季裡那個殘忍的女主人把剛切下的馬頭裝上僕人頭的景象,不禁抖了一下。這裡還有馬克吐溫筆下的密西西比河,河上有好幾層的白色蒸汽船(現在應該不用蒸氣當動力),我之前只在迪士尼樂園看過模仿版。對了,這裡有不少街頭藝人,我們先看到一個講很多奇怪,甚至不適當笑話的街頭藝人,初中生就不肯走了,站著看了很久;後來我們在French Quarter 看到一個模仿Michael Jackson 的表演者,在沒有車的街上舞動著劃過整條街;還有人坐在路邊拿水桶當鼓打,打得有模有樣,很有節奏感。

在紐澳良看到最難過的景象之一,是很多行道樹被鐵架箍著,而樹想掙脫那鐵架,所以部分的樹身就擠出鐵架外,長得很奇怪。想到樹醫劉東啟在YouTube樹呆子頻道講過這種狀況,真希望他們有懂樹的人能讓始作俑者把那些鐵架移除。那些天每回經過那些行道樹,我都為它們感到難受。

這趟我只訂了五天四夜。但紐澳良是個豐富的城市,我還有好多沒看的,爵士酒吧也還沒去(帶小孩不宜)。希望還有機會再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基因檢測發現我的配偶是我表親

前不久看到一個 新聞 ,一對目前結婚十七年、有3個小孩的夫妻,在結婚十年時做了基因檢測後,才知道他們是表兄妹。我後來再查一下,發現這種狀況並 不 罕 見。 我們家的基因檢測結果,一開始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小孩的爸爸媽媽是我們沒錯,沒有從醫院抱錯任何一個小孩,小孩共享50%的基因也沒錯,直到我發現某人出現在我的表親列。 我們四個人有不同數目的表親,以我的最多有1501人,以關係近遠排序。我看了前幾頁之後,突然有點不耐煩,想看一下最後一頁的表親是多遠的關係,點下去之後,赫然發現最後一個是某人!上頭顯示他是我的遠親,共享0.08%的基因。在他前面的一個表親是住在美國的菲律賓人,共享0.13%的基因,是我的fifth cousin,照中文說,就是十二等親。所以某人比十二等親還要遠。 公婆知道後,非常意外,因為不覺得我們兩家會有關係。我爸那邊的祖先是清朝乾隆中葉176X年來的,而公婆都是1949年來台灣的。公公問我,我們家族在遷到廣東前住哪?我也想知道,但我家族譜只有在粵東的來台前地址。好吧,那大概兩百年前是一家,也許兩家有人通婚了。畢竟閩粵贛交界處是客家原鄉,或許我們祖先從北往南移居的過程中有經過公婆某一家的家鄉? 高中生聽說我們是表親,感覺非常不適。我跟他說,照中華民國民法,六等親內不得結婚。我們已經超過兩倍,非常遠了,遠到上面好幾代的祖先都互不認識,沒有法律問題。至於美國,很多州規定first cousin不得結婚,如果結婚,婚姻無效。但加州是允許first cousin結婚的。Distant cousin沒有任何問題。 照我們兩家過去看似沒有交集的歷史,居然最後有血緣交集,那夫妻兩家都是久居台灣的人,是表親的機率應該大很多。在我研究我的血液疾病時,看到 苗栗為恭紀念醫院的陳振文醫生 說:「這可能是客家人的民族性較團結,也很少和外族通婚,因此有海洋性貧血的基因較容易保留下來代代相傳,而苗栗縣多為客家族群,相較下盛行率也較高。」就我所知,我的最近兩代都是客家人沒錯。雖然我的兩邊家族有若干人的確世代住在苗栗,但美國醫生說我的貧血不是海洋性貧血,我很好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以前聽說有婚前篩檢,但沒當一回事。現在覺得婚前的基因檢測其實滿重要的。因為我們都不知道自己跟配偶是否有有問題的隱性基因,一旦它們結合變成顯性基因,問題就嚴重了,例子之一是歐洲皇室...

蜜蜂住進排油煙機裡

這幾天在臉書上回顧去年我們家被蜜蜂入侵的照片,也看到有人在臉書上詢問蜜蜂在房子上築巢的問題,於是想起去年的經歷。事隔一年,現在終於可以平心靜氣地回顧這件從沒預期到的事。 無意中看到蜜蜂大舉搬家那天是學期的倒數第二天。因為當時Armstrong Garden Center有折扣,所以我先去買了一些植物之後,再去學校接小孩回家。小J當天去同學家的期末派對,所以我跟小P回家。小P進屋裡後,我把植物搬到後院,然後就看到一大群黑麻麻的蜜蜂在我們後院,往側門的通道前進,牠門數量多到讓我想起卡通和電影裡,有人用棒球打到蜂窩,然後一大群憤怒的蜂傾巢而出的景象。我當時並不知道牠們在搬家,因為怕被叮,只能在後院待了一個多小時。但是牠們群聚之地是我回屋裡的唯一路線,最後只好硬著頭皮,在牠們數量減少時,屏住呼吸慢慢地經過那個地帶。 回到屋裡後不久,我懷疑我有幻聽。我一直聽到昆蟲的聲音。一開始,我以為我把蒼蠅帶到屋裡了。直到我終於看到那隻小昆蟲,我才發現我弄錯了,是蜜蜂跟著我進到房子裡,不是蒼蠅!若只有一隻,我會想辦法把牠弄出去,何況之後看到不只一隻! 最最恐怖的,莫過於煮飯時,我不時看到蜜蜂從排油煙機裡飛出來。這個發現讓我錯愕莫明,因為從沒發生過這種事。我抬頭仔細看了排油煙機,上頭的縫隙應該沒那麼大呀!而且我聽到排油煙機裡有奇怪的沙沙聲,感覺有東西在裡頭移動,難道是蜜蜂在裡頭亂飛?不只是這些,有時似乎有東西從排油煙機往下掉,幫我煮的東西「加料」,這實在太太太恐怖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都快要驚聲尖叫了。 從排油煙機飛出來的蜜蜂,後來都貼在水槽前的窗戶玻璃上,像是想要出去。煮完飯後,我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往牠們身體底下伸過去,讓牠們的腳抓在筷子上,然後我就這樣一隻一隻小心翼翼地送到後院去。但是有更多蜜蜂不知道怎麼進來的,牠們在玻璃上看著外頭又逃不出去後,就絕望地死在窗台上。持續看到一堆蜜蜂死在眼前,其實滿令人崩潰的。 這種情形持續了幾天,我們實在不堪其擾,我都不敢煮飯了,免得一開抽油煙機就要驚動一群蜂,但這主客關係是否錯亂了?某人說要找殺害蟲的公司來殺蜜蜂,我說不要,牠們是益蟲,美國的蜜蜂已經減少很多了,我們不該隨便殺蜜蜂。於是他又找了養蜂人的資訊,問到半小時要價$150,他要我打電話找他們來。 這價錢實在不是普通的貴,從沒找過一種服務開那麼高...

難看的慾望城市第五季

自從看了第五季前兩集「慾望城市」之後,就沒再看過這個影集了。雖然很忙,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失望,覺得這齣戲已經走味了。就不像以前那樣,時間一到,非得衝到電視前去看心愛的影集了。對現在的我來說,或許在外頭混、看幾頁好看的小說或者在網路上研究執念品,都比看這個變難看的影集有意思多了。 今天心血來潮,上台大椰林的電視影集板看看其他網友的意見,依舊覺得非常具有娛樂性,讓我覺得甚至比第五季的還精彩。不同於其他電視劇迷,這些網友一直讓我覺得很理性,即使死忠地看了,還是會批評一頓。好比Carrie變本加厲的歇斯底里,以及日趨無聊的劇情,都是這廂大家批評的重點。尤其對從第一季就開始看的人來說,慾望城市走下坡的趨勢更加明顯。「第五季好難看,唯一好看的只有Charlotte的外套」,有人如此說。 倒是有些意外地看到有些人說她\他們喜歡Miranda。也有網友說,劇中的Charlotte簡直就是為台灣男性打造的,符合他們要求的漂亮溫柔且順從的乖乖牌守身如玉的公主要求,除了到第五季突然個性大轉變,以為露乳可以留住男友久一點,讓人納悶,她怎麼老走偏鋒?而喜歡Miranda的男性,即使未必是本身知性,但至少是能欣賞那種女性的人吧。對於她在賭場被一個看來超過一百公斤的肥男罵「大屁股」,經Charlotte提醒她是因為生小孩之後才變胖的,Miranda便恢復以往的犀利,教訓那人說她是因為當母親所以屁股變大,而他呢!肥男當場說不出話來,周圍的人幫她鼓掌。至於Carrie,她的奢侈浪費遭到強大火力攻擊,沒幾人受得了她花三、四百元美金去買一雙穿不了幾次的華麗高跟鞋,然後跟前男友借錢,還責怪不借錢給她的好友。許多人想到自己要是碰到這樣的好友,大概都會氣到拂袖而去吧,因此對於Carrie更不敢領教。而她在第五季的演技更加誇張,第一集在雨中躲雨嚇跑帥哥的那一幕,竟然讓一堆觀眾叫好,認為她活該。那麼喜歡Samantha的人呢?有人打趣道,大概就是縱慾型的吧!但也有人看出這個豪放女其實也有重情的一面。 至於這齣戲的走向,許多人似乎都不看好,因為編劇兼女主角懷孕生孩子去了,因此無心編戲。而報紙影劇版對於慾望城市的意見,也向來主流且保守,認為女性的歸宿不是單身就是結婚。但是,就一個長遠的進程來看,女性對生涯的看法,其實已經與廿年前大不相同了。越來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