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快結束的時候,以前的閱讀老師在電子郵件中問我是否看過《Hotel on the Corner of Bitter and Sweet ( 悲喜邊緣的旅館 )》,我說還沒,我會把它排在《The testaments( 證詞 )》之後。今年到當時已經囫圇吞棗完《The Nightingale( 夜鶯 )》《Where the Crawdads Sing( 沼澤女孩 )》《Before We Were Yours( 那時候,我們還不是孤兒 )》《Pachinko( 柏青哥 )》和一本難看到我不想提的小說。此外,年初時,我還複習了一下《Educated》,即使去年已經花很多時間看,甚至把YouTube上能找到的作者演講影片全看了。 老師回信說她以前跟讀書會念完那些書,她們曾有過很精采的討論。她對於我那麼忙碌,卻能在短時間接觸那麼多書感到驚奇,因為她現在是真正退休了,但都不見得有時間讀完書架上堆積如山的書。 我跟她說,我主要是聽有聲書,因為開車的時間很多,真正坐下來看書的時間非常有限。我通常從紐約時報的年度選書找書看,然後從圖書館借有聲書CD和紙本書,因為有時CD會因為被其他人不當使用而磨損,以至於無法播放,錯過的部分我就會看書;有時我在車上聽得太入迷,想知道接下來的情節時,我也會回家之後找到那個片段先讀下去。有聲書真是我這種忙碌家庭主婦的救星,如果沒有有聲書,我很難在一年看完兩本書吧。 記得我二十幾歲的時候,看到三、四十歲以後人的閱讀量統計,不免感到詫異,似乎很多人在三十歲以後就幾乎不讀書了。生了小孩之後,我的確經歷一段不算短的時間沒辦法看書,有時累到看幾行就開始打瞌睡,或者看半天都讀不進去,難免懷疑自己的腦子是不是壞掉了。 所幸這個時代的閱讀方式有很多,我本來就是喜歡聽東西的人,在車上聽書真是在自然不過的事了。記得2018年的暑假,我在車上和小孩聽完好幾本《Diary of a Wimpy Kid( 葛瑞的囧日記 )》,小孩每次都笑得東倒西歪,有時要提醒他們不要笑得太大聲,免得震破車頂,我沒法開車了。緊接著我們聽Roald Dahl的故事書,最令我們著迷的莫過於《Danny, the Champion of the World ( 世界冠軍丹尼 )》,小P每次下車都要交代我:「媽媽你不可以再往下聽喔!」他有時甚至會比哥哥多在車上待個幾十...
黛比,青春歲月在台灣度過,前中年期移居美國。 自從成為人母,過去的風花雪月俱成往事雲煙,親職生涯使人忙碌。 現在力求在小孩與個人興趣間找到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