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懂花的長輩來家裡小聚,我終於有機會得知它的芳名,就是以前在詩句中讀過的「蜀葵(hollyhock)」。古人早有詩形容它在植物中的鶴立雞群了:「五尺闌干遮不盡,尚留一半與人看」,蜀葵由於「身高」,所以也叫「一丈紅」,另有熟季花、戎葵、胡葵、吳葵、立葵和花葵等別名。它原產中國大陸的雲南和四川一帶,以及小亞細亞。有資料提到它在端午節前後開花,古書提過:「五月繁花,莫過於此」,它因此也叫「端午花」,這是指種植在中國大陸北方時的狀況。它也叫「梅雨葵」,在梅雨季節開花,我想這是指在中國大陸南方的情形。在美國,它的花期是四到六月,稍早於端午節。所以,我們還有一段時間可以欣賞這種花。

蜀葵 陳標
眼前無奈蜀葵何,淺紫深紅數百窠。
能共牡丹爭幾許,得人嫌處祗緣多。
蜀葵 王鎡
片片川羅濕露凉,染紅纔了染鵝黄。
花根疑是忠臣骨,開出傾心向太陽
宜陽所居白蜀葵荅詠柬諸公 武元衡
冉冉衆芳歇,亭亭虛室前。
敷榮時已背,幽賞地宜偏。
紅豔世方重,素華徒可憐。
何當君子願,知不競喧妍。

誰染輕紅皺萬囊,靚如妆面照寒塘。
蜀葵千葉仍陪菊,芍藥重臺更耐霜。
甘露寺紫薇花 孫魴
蜀葵鄙下兼全落,菡萏清高且未開。
赫日迸光飛蝶去,紫薇擎豔出林來。
聞香不稱從僧舍,見影尤思在酒杯。
誰笑晚芳爲賤劣,便饒春麗已塵埃。
牽吟過夏惟憂盡,立看移時亦忘迴。
惆悵寓居無好地,嬾能分取一枝栽。

流鶯聲送麥風寒,一丈紅遮五尺欄。
錦色蒲萄向人殢,啼痕杜宇憶歸難。
持羹真作無家別,棄扇難追有限歡。
向日誰憐寸心苦,狂風無奈更銜殘。
蜀葵 韓琦
炎天花盡歇,錦繡獨成林。
不入當時眼,其如向日心。
一丈紅 楊巽齋
紅白青黄弄淺深,旌分幢列自成陰。
但疑承露驚殊色,誰識傾陽無二心。
另有黃蜀葵,這不是指開黃花的蜀葵,而是另外一種植物,黃蜀葵又叫秋葵,由於朝開暮謝,形容過去之事的「昨日黃花」,其中「黃花」指的就是黃蜀葵。我一看到「秋葵」,第一反應居然是:那是一種果實可以涼拌的植物嗎?
黃蜀葵也有人寫詩歌詠:
蜀葵花歌 岑參
昨日一花開,今日一花開。今日花正好,昨日花已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掃。人生不得長少年,
莫惜床頭沽酒錢。請君有錢向酒家,君不見,蜀葵花。
黃蜀葵 崔涯
野欄秋景晚,疎散兩三枝。
嫩碧淺輕態,幽香閑澹姿。
露傾金盞小,風引道冠欹。
獨立悄無語,清愁人詎知。
這些文學作品提到蜀葵,不免有所比擬。近期大陸作家張煒的小說《能不憶蜀葵》,則用蜀葵比喻做純樸的農業社會,以此對比他有所批評的資本主義社會。而蜀葵的花語,恰好就是單純(另有一說是「夢」)。
在這個洋人居多的世界裡,發現院子裡有棵充滿中國文學味道的植物,是件有意思的事。它可以是種象徵,連結過去與現在,東方與西方,讓我在這個重新連結過的世界裡尋找適應的新價值。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