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金門印象2 — 小三通後的金門

從小就聽聞金門位在前線,負責向對岸宣傳喊話的任務,而海峽的另一端,從來都不甘示弱。於是從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後,進行廿年的「單打雙不打」,打過來的砲彈至今仍源源不絕地供應當地做為鋼刀材料,振興金門民生經濟,愛用戶包括大陸同胞,將己方的資源買回去。而今兩岸仍在互相宣傳,只不過換了方式。

彼岸用高樓大廈凝視金門,而金門回報以張惠妹演唱會,把喇吧朝向海峽的那一端放送,宣傳台澎金馬的富庶。兩岸人民則藉著航程只要半小時的小三通頻繁地往來。金門人到過廈門後,覺得廈門沒啥好看,而是金門比較有看頭。但我這個台灣人,則覺得金門不算特別有看頭,台灣本島好玩的多許多。對我這個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偶爾進行那種老建築之旅即可,不宜久留。

然而,在遠東航空的飛機上,看到這期遠航雜誌有篇介紹金門,提到當地的大陸街,聽來很有趣。於是第二天吃完廣東粥早餐後,就近拜訪。

同企業體的一個金門媳婦大姐,說她買一件大陸來的絲稠背心只要四百大洋,不少人以為是夏姿或數千元等級的。但待我四處晃晃,一點走近的興趣都沒有,因為花色實在太老氣,一點都不適合我。

比較意外的,倒是看到我之前在巴里島烏布沒買成的絲巾。非常非常訝異。小攤的女人說那是她去上海買的蘇杭絲稠。開出的價碼倒是比巴里島低,只是巴里島有加以用塑膠袋包裝,看來比直接吊著好。之前有位同事也買了挺類似的絲巾,一條390元左右。讓我十分疑惑,到底我在巴里島看到的是大陸貨,還是當地貨?還是兩者皆仿冒他處的設計?那個攤位還有LV、香奈兒等名牌仿冒品,包括皮包和手錶,皮包一個390元,我搖搖頭,沒興趣。

本以為那種絲巾會很多攤販都有,但逛來逛去,發現只有一處。其它多半是賣中老年婦女和小孩衣服、鞋子。在另外一個絲巾攤位,發現價格十分低廉,因此買了幾條,回來發現上面的金箔,摸一下就掉了。大陸貨的品質真是糟糕到不堪使用的地步。不過我還買了一個珠珠頭飾,不到百元,純粹好玩。那個阿媽說戴起來很漂亮,我原本十分猶豫,覺得戴起來太有埃及味了。A則在一旁瞎說:「不是有埃及特展嗎?」我真想迴身給他一記飛踢。



A的遭遇讓我徹底明白大陸貨碰不得。他先是為小攤的運動鞋所吸引,每雙只要350元,不是Nike、Puma,就是愛迪達之類,都是我們熟悉的牌子。他跟那個攤販阿媽一邊你來我往殺價,一邊準備試穿。我不耐久等,因此跑走,先去逛了一圈,看好絲巾後,再回去那個攤位。沒想到,他還沒買好。他這會又看上某個運動廠牌的大衣,一件只要300元,我們都覺得好便宜。他回頭問我值不值得買,我說穿一季還算划算吧,即使做工很粗糙。他想想,覺得也是。但是又開始跟阿媽你來我往,說一下他看到更便宜的怎麼辦?阿媽不肯殺價,落落長說了一堆,頗有資深生意人的架勢。我不太懂閩南語,約略知道是反駁他的意思。他要付錢時,又碎碎念了一下。讓我在一旁大喊受不了了,怎麼有男生龜毛成這種德行?我比他阿莎力多了。即使以前就知道他非常龜毛。所以小心眼、龜毛、囉唆等,都是看各人的個性,跟性別無關。

不過,他真正惹毛我,是在回程上機前。他因為自己亂跑,沒去逛貢糖門市,自然沒拿到貢糖,於是跟我嘔氣。我覺得莫名其妙,明明有行程表,而且他自己要跑去其它地方晃的,我除了之前在路上幫這個kuso派掌門人拍一堆可怕的照片,可沒亂跟他出什麼主意,那最後變成這樣的結果,怪我做什麼?都已經是成年人了,還不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真是幼稚可笑。暗暗祈禱再也不要碰到他了,今年遇上兩次,希望是把這幾年會相遇的配額用掉。

龜毛A自食惡果的時候,大概是最後一天,他再度臭著臉跟我抱怨那件外套,帽子外緣的毛邊才穿不到一天,就脫落一半。我說回去縫就好了,他卻說要用快乾膠黏,真是令人噴飯的說法。

因為他的遭遇,讓我再次慶幸沒在金門買什麼大陸貨,真是正確不過的選擇。麥克道格拉斯曾在「致命的吸引力」中,為一把破爛雨傘而大罵:「S**t!made in Taiwan!」現在應該要改成「S**t!Made in China!」大陸貨的品質比十幾年前的台灣貨還要糟,粗製濫造,毫無品質可言,比東南亞的品質差許多,至少還要十年才會像樣吧。

一些台灣女性,衝著便宜,在金門買了不少大陸絲綢外套回去。我只會覺得,以後看到街上有人穿中國式外套,要往下衡量價錢吧,絕對不能猜是夏姿等級的。我呢,絕不會趕什麼流行,依舊只挑自己喜歡、適合我的衣服穿。

大陸的食物就更可怕了。年初親戚送了一堆大陸香菇,媽總說,看起來漂亮,但實在難吃,一點香味都沒有,還有一種奇怪的味道,主張只買台灣香菇就好,絕不要大陸香菇。在金門的第二天,住宿的浯江飯店門口有人來賣大陸貨,光看到柿餅黑黑的,就足以讓我倒盡胃口。就算再便宜,我也不想買。還是新竹黃橙橙的柿餅新鮮多了,而且目前正是吃新竹柿餅的時節。當地人都不敢吃大陸水果,因為擺一個禮拜,甚至一個月都不會壞。過量的防腐劑,以及水果打蠟,讓當地人對大陸水果避而遠之。

倒是在大陸街看到金門高梁掃把,才真正讓我覺得開了眼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基因檢測發現我的配偶是我表親

前不久看到一個 新聞 ,一對目前結婚十七年、有3個小孩的夫妻,在結婚十年時做了基因檢測後,才知道他們是表兄妹。我後來再查一下,發現這種狀況並 不 罕 見。 我們家的基因檢測結果,一開始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小孩的爸爸媽媽是我們沒錯,沒有從醫院抱錯任何一個小孩,小孩共享50%的基因也沒錯,直到我發現某人出現在我的表親列。 我們四個人有不同數目的表親,以我的最多有1501人,以關係近遠排序。我看了前幾頁之後,突然有點不耐煩,想看一下最後一頁的表親是多遠的關係,點下去之後,赫然發現最後一個是某人!上頭顯示他是我的遠親,共享0.08%的基因。在他前面的一個表親是住在美國的菲律賓人,共享0.13%的基因,是我的fifth cousin,照中文說,就是十二等親。所以某人比十二等親還要遠。 公婆知道後,非常意外,因為不覺得我們兩家會有關係。我爸那邊的祖先是清朝乾隆中葉176X年來的,而公婆都是1949年來台灣的。公公問我,我們家族在遷到廣東前住哪?我也想知道,但我家族譜只有在粵東的來台前地址。好吧,那大概兩百年前是一家,也許兩家有人通婚了。畢竟閩粵贛交界處是客家原鄉,或許我們祖先從北往南移居的過程中有經過公婆某一家的家鄉? 高中生聽說我們是表親,感覺非常不適。我跟他說,照中華民國民法,六等親內不得結婚。我們已經超過兩倍,非常遠了,遠到上面好幾代的祖先都互不認識,沒有法律問題。至於美國,很多州規定first cousin不得結婚,如果結婚,婚姻無效。但加州是允許first cousin結婚的。Distant cousin沒有任何問題。 照我們兩家過去看似沒有交集的歷史,居然最後有血緣交集,那夫妻兩家都是久居台灣的人,是表親的機率應該大很多。在我研究我的血液疾病時,看到 苗栗為恭紀念醫院的陳振文醫生 說:「這可能是客家人的民族性較團結,也很少和外族通婚,因此有海洋性貧血的基因較容易保留下來代代相傳,而苗栗縣多為客家族群,相較下盛行率也較高。」就我所知,我的最近兩代都是客家人沒錯。雖然我的兩邊家族有若干人的確世代住在苗栗,但美國醫生說我的貧血不是海洋性貧血,我很好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以前聽說有婚前篩檢,但沒當一回事。現在覺得婚前的基因檢測其實滿重要的。因為我們都不知道自己跟配偶是否有有問題的隱性基因,一旦它們結合變成顯性基因,問題就嚴重了,例子之一是歐洲皇室...

蜜蜂住進排油煙機裡

這幾天在臉書上回顧去年我們家被蜜蜂入侵的照片,也看到有人在臉書上詢問蜜蜂在房子上築巢的問題,於是想起去年的經歷。事隔一年,現在終於可以平心靜氣地回顧這件從沒預期到的事。 無意中看到蜜蜂大舉搬家那天是學期的倒數第二天。因為當時Armstrong Garden Center有折扣,所以我先去買了一些植物之後,再去學校接小孩回家。小J當天去同學家的期末派對,所以我跟小P回家。小P進屋裡後,我把植物搬到後院,然後就看到一大群黑麻麻的蜜蜂在我們後院,往側門的通道前進,牠門數量多到讓我想起卡通和電影裡,有人用棒球打到蜂窩,然後一大群憤怒的蜂傾巢而出的景象。我當時並不知道牠們在搬家,因為怕被叮,只能在後院待了一個多小時。但是牠們群聚之地是我回屋裡的唯一路線,最後只好硬著頭皮,在牠們數量減少時,屏住呼吸慢慢地經過那個地帶。 回到屋裡後不久,我懷疑我有幻聽。我一直聽到昆蟲的聲音。一開始,我以為我把蒼蠅帶到屋裡了。直到我終於看到那隻小昆蟲,我才發現我弄錯了,是蜜蜂跟著我進到房子裡,不是蒼蠅!若只有一隻,我會想辦法把牠弄出去,何況之後看到不只一隻! 最最恐怖的,莫過於煮飯時,我不時看到蜜蜂從排油煙機裡飛出來。這個發現讓我錯愕莫明,因為從沒發生過這種事。我抬頭仔細看了排油煙機,上頭的縫隙應該沒那麼大呀!而且我聽到排油煙機裡有奇怪的沙沙聲,感覺有東西在裡頭移動,難道是蜜蜂在裡頭亂飛?不只是這些,有時似乎有東西從排油煙機往下掉,幫我煮的東西「加料」,這實在太太太恐怖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都快要驚聲尖叫了。 從排油煙機飛出來的蜜蜂,後來都貼在水槽前的窗戶玻璃上,像是想要出去。煮完飯後,我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往牠們身體底下伸過去,讓牠們的腳抓在筷子上,然後我就這樣一隻一隻小心翼翼地送到後院去。但是有更多蜜蜂不知道怎麼進來的,牠們在玻璃上看著外頭又逃不出去後,就絕望地死在窗台上。持續看到一堆蜜蜂死在眼前,其實滿令人崩潰的。 這種情形持續了幾天,我們實在不堪其擾,我都不敢煮飯了,免得一開抽油煙機就要驚動一群蜂,但這主客關係是否錯亂了?某人說要找殺害蟲的公司來殺蜜蜂,我說不要,牠們是益蟲,美國的蜜蜂已經減少很多了,我們不該隨便殺蜜蜂。於是他又找了養蜂人的資訊,問到半小時要價$150,他要我打電話找他們來。 這價錢實在不是普通的貴,從沒找過一種服務開那麼高...

Blogcn排行

用 Blogcn 超過一年了,說來慚愧,除了跟系統有關的部分,其他的幾乎沒什麼研究,其實就連系統也不算摸得很熟,因為Blogcn的網頁編輯語法和一般html語法還是有別(所以每次都要特別編輯,不能從別處複製)。因為「BLOGCN專欄」這詞出現在 留言版 上,於是到處看看,探個究竟。 先前無意中發現這個Blog被列入「 「原創文學」精品排行 」,但從來都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當時排行約在十名左右,不過最近直直往下落,前次看到成了16名,現在已經是23名了。可並沒很在意,因為我壓根都沒找人來這裡衝人數,我向來隨意,高興寫就寫,有人要看便是,不看也不妨礙。我做想做的事時,從來也不喜歡呼朋喚友,或到處打廣告,即使知道這是一個行銷的時代。我也沒有特別經營所謂的文學,如果是當初設定的分類所致,那恐怕是一場誤會,因為我當初不知道要設何種分類,隨便選了一個,或許應該改成「個人空間」。而且,做為一個台灣的Blogger,總覺得很多人想在BLOGCN曝光,而我只是把這當書寫平台之一,所以如果有人要這個機會,讓出也沒什麼不可。 無意中又點到「地區分類」下面的「Blogger分佈圖」,選了「 港澳台 」,這三個地區的blog總數竟有891個,高於寧夏、西藏、青海,不是排名最後。我的目前位於第二個,放眼過去,其他多半用簡體字,看來還是以港澳為主。難怪上次我莫名其妙地被某不認識的台灣blogger質疑為何要用Blogcn,因為許多台灣人基於種種理由,不願用Blogcn,偏偏我是例外。那是一個無聊的問題,因為我同時用英國、美國的blog系統,但不會有人質疑,即使這些國家的系統也不好用。每個人選擇自己所要的,不想用就不要用,我不明白這有什麼好質疑別人的。 逛到 電子期刊 ,發覺這個嘗試比明日報新聞台想做的更多、更多面。 中國博客首頁 其實有部分的呈現,只是我向來懶得點進去。改天有空再看看內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