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不曾在台灣過夏天。這次終於在夏天的時候回台灣,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吃荔枝!其實想吃的水果還有很多(如龍眼、釋迦、蓮霧等),不過不過南加有蔬果團團購,偶爾還能買到一些本地產的台灣水果,只是很貴。荔枝是我這十幾年來都沒吃到的,既然有機會,一定要趕快買來吃。 我剛到台灣就說要吃荔枝,婆婆聽我這樣說之後,去打聽了一下,然後跟我說還能買到玉荷包。只是我拖了好幾天才去水果店,買到的就不是玉荷包了。但有什麼關係呢?能吃到荔枝就很開心了,不是玉荷包也無妨。 洗好之後,興沖沖叫小孩來吃,跟他們說這叫荔枝。兩個小孩不懂這水果的難得,吃了一顆後,居然說我買過,沒有特別的興趣。我聽了傻眼,怎麼可能?也許大華有,但我幾乎不在大華買水果,因為進口水果貴又不免有灑延長保存期限的藥劑,我很少買進口水果。後來小P說我在Trader Joe's買過。那我知道了,他們把荔枝和紅毛丹混做一談,但這兩者明明差很多。也許果肉的質感有些類似,但是荔枝皮上沒毛、容易剝,果肉不會黏著果核的硬皮(紅毛丹的果核硬皮非常難剝,光這點就可以讓人不想吃了),口感也比較多汁鮮甜。如果有荔枝,我不會想吃紅毛丹。在Trader Joe's買紅毛丹,純粹是因為嘗鮮,以及把它當荔枝的替身,畢竟荔枝是那麼遙遠的家鄉才有的,之前我們都在冬天回台,我差點以為這輩子都吃不到荔枝了。 後來朋友跟我說,紅毛丹在台灣很久都不能進口,最近終於解禁,可以進口了。聽來台灣對紅毛丹有種物以稀為貴的感覺。如果沒吃過,想買來嘗鮮是人之常情。但像我這種嫌麻煩的人,如果能吃到本地產的荔枝,為何要花比較多的錢買麻煩的紅毛丹?我想等開放時間長了,台灣人還是會發現荔枝的好。 除了荔枝,我也買了百香果和紅龍果。幾個月前,我曾在南加的蔬果團購買過百香果,但品質不是很好,剛買來的時候還很酸,但放一放就壞了,而且很貴。火龍果(白肉)和紅龍果(紅肉)在加州超市雖然買得到,但是一磅往往要$4.99美元以上,所以當然要在台灣多吃點。 有晚公公看到我在吃紅龍果,就說他最怕這水果了,因為吃了之後,大小便都變成紅色,嚇得他立刻去看醫生,以為自己便血了。後來真相才水落石出,原來是水果惹禍。聽他這麼一說,我有點不知是否該吃完。而且他所謂的「紅色」,到底是哪種紅色?對一個學畫的人來說,紅色是很多顏色的統稱,是一種含糊的說法。到底是血紅色?還是紫紅色?...
黛比,青春歲月在台灣度過,前中年期移居美國。 自從成為人母,過去的風花雪月俱成往事雲煙,親職生涯使人忙碌。 現在力求在小孩與個人興趣間找到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