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誰不喜歡白花?

繡球花 (hydrangea)每年繡球花開時,我總要在臉書上曬一曬我們家那碩大的繡球花,往往會得到許多讚美。一年的等待和耕耘,只為了看那兩週的美麗,當然要好好拍拍照,好好分享給別人,一同欣賞。今年我也把照片貼到一個園藝論壇去,同樣得來不少讚美,還有好奇,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種出開那麼多花的繡球花。

然後今晚,北加一位大學同學發了張繡球花照片給我。她說,知道我有種,所以想來請教,為何去年她買的時候,花是粉紅色的,最近好不容易等到花開了,花卻是白色的。她想知道,改變土壤酸鹼值,會不會再讓花變成粉紅色?

我跟她說,白色的繡球花不會變色,只有粉色和藍色的繡球花,會因為土壤酸鹼值改變花的顏色。我本來納悶難道她買到接枝的繡球花,但是一般繡球花直接插枝就會長,不需要那麼麻煩去接枝。後來我想到了,她買到的花被染色後才拿去賣的,所以她當初看到的粉紅色是染色的結果,並不是本身的花色。這情形我也碰過,去年還前年,我在COSTCO買到一盆迷你玫瑰花樹,開的花有黃色和紫色兩種,所以讓我很驚奇。不過,花謝後剪去,重新開花後,只有紫色的花。吊牌上顯示的花色是紫色沒錯,我在網路上查了那個品種,同樣是紫色的。所以黃色的花是染色的,並不是真正的花色。很顯然,賣花的商人也是有不誠實的。因此買花前,最好還是看一下吊牌上的資訊,確認花色。

同學說,她的院子太多白花,讓她先生覺得很不舒服,感覺像靈堂。我忍不住笑了,她先生看來比較傳統。這說法我聽過,因為有次公公跟我說中國人不在家裡種薑,由於薑開白花,被視為不吉利。我當時聽了很訝異,一來是因為我沒聽過這說法,二來是婆婆在小J滿月前後,曾在我家住了一些時日。她不做任何家務,只幫忙抱小J,然後抱著小J要我去做家事。但小J睡覺時間很長,所以有天她閒來無事,就把我廚房裡發芽的薑(其實還能吃)拿去後院種,種完才告訴我。不過婆婆聽了立刻否認,說她沒種過薑。雖然她忘記了,但我確切記得她跟我說那件事的場景,只是不能提醒她,否則她惱羞成怒就會弄到全家雞犬不寧。

我跟同學說,我看很多美國人種一堆白玫瑰花,我家附近就不少這種人,顯然都沒這方面的顧忌。她笑答,她的前屋主是個白人老太太,就是這種,她家白玫瑰至少兩百朵,好不容易等到繡球花開花了,沒想到又是白色的。她是去年才剛搬家的,所以需要點時間了解院子裡的植物,然後加以調整。

我印象裡,似乎看過用大量白玫瑰做布置的婚禮。但我用英文查了一下,看到有個網頁提到不能帶白花去中國人或台灣人的婚禮,否則會被從賓客名單上剔除,因為白花只適合帶去喪禮。去醫院探望病人,當然也不能送白花,因為白花象徵死亡。有意思的是,秋天盛開的白玫瑰象徵早婚。另有人說,夢到白花也不是好事,因為代表會碰到麻煩或讓人難過的事。

事後我去巡了一下我們的院子,除了三株繡球花、桂花、檸檬和橘子等,應該沒有白花了。前屋主是斯里蘭卡人,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這種白花禁忌?但他們種的菊花和白色茉莉花,都是我不喜歡的,都早早請園丁清除了。

雖然我們現在住的地方不是華人區,但是很多人還是帶著本身文化的迷信和信仰過活,所以我想維持院子裡的花草植物充滿五顏六色,還是比較吸引人的,免得哪天要賣房子,潛在的買家為了這麼一個小小的原因而輕易把我們的房子予以排除,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基因檢測發現我的配偶是我表親

前不久看到一個 新聞 ,一對目前結婚十七年、有3個小孩的夫妻,在結婚十年時做了基因檢測後,才知道他們是表兄妹。我後來再查一下,發現這種狀況並 不 罕 見。 我們家的基因檢測結果,一開始看起來沒什麼問題,小孩的爸爸媽媽是我們沒錯,沒有從醫院抱錯任何一個小孩,小孩共享50%的基因也沒錯,直到我發現某人出現在我的表親列。 我們四個人有不同數目的表親,以我的最多有1501人,以關係近遠排序。我看了前幾頁之後,突然有點不耐煩,想看一下最後一頁的表親是多遠的關係,點下去之後,赫然發現最後一個是某人!上頭顯示他是我的遠親,共享0.08%的基因。在他前面的一個表親是住在美國的菲律賓人,共享0.13%的基因,是我的fifth cousin,照中文說,就是十二等親。所以某人比十二等親還要遠。 公婆知道後,非常意外,因為不覺得我們兩家會有關係。我爸那邊的祖先是清朝乾隆中葉176X年來的,而公婆都是1949年來台灣的。公公問我,我們家族在遷到廣東前住哪?我也想知道,但我家族譜只有在粵東的來台前地址。好吧,那大概兩百年前是一家,也許兩家有人通婚了。畢竟閩粵贛交界處是客家原鄉,或許我們祖先從北往南移居的過程中有經過公婆某一家的家鄉? 高中生聽說我們是表親,感覺非常不適。我跟他說,照中華民國民法,六等親內不得結婚。我們已經超過兩倍,非常遠了,遠到上面好幾代的祖先都互不認識,沒有法律問題。至於美國,很多州規定first cousin不得結婚,如果結婚,婚姻無效。但加州是允許first cousin結婚的。Distant cousin沒有任何問題。 照我們兩家過去看似沒有交集的歷史,居然最後有血緣交集,那夫妻兩家都是久居台灣的人,是表親的機率應該大很多。在我研究我的血液疾病時,看到 苗栗為恭紀念醫院的陳振文醫生 說:「這可能是客家人的民族性較團結,也很少和外族通婚,因此有海洋性貧血的基因較容易保留下來代代相傳,而苗栗縣多為客家族群,相較下盛行率也較高。」就我所知,我的最近兩代都是客家人沒錯。雖然我的兩邊家族有若干人的確世代住在苗栗,但美國醫生說我的貧血不是海洋性貧血,我很好奇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以前聽說有婚前篩檢,但沒當一回事。現在覺得婚前的基因檢測其實滿重要的。因為我們都不知道自己跟配偶是否有有問題的隱性基因,一旦它們結合變成顯性基因,問題就嚴重了,例子之一是歐洲皇室...

蜜蜂住進排油煙機裡

這幾天在臉書上回顧去年我們家被蜜蜂入侵的照片,也看到有人在臉書上詢問蜜蜂在房子上築巢的問題,於是想起去年的經歷。事隔一年,現在終於可以平心靜氣地回顧這件從沒預期到的事。 無意中看到蜜蜂大舉搬家那天是學期的倒數第二天。因為當時Armstrong Garden Center有折扣,所以我先去買了一些植物之後,再去學校接小孩回家。小J當天去同學家的期末派對,所以我跟小P回家。小P進屋裡後,我把植物搬到後院,然後就看到一大群黑麻麻的蜜蜂在我們後院,往側門的通道前進,牠門數量多到讓我想起卡通和電影裡,有人用棒球打到蜂窩,然後一大群憤怒的蜂傾巢而出的景象。我當時並不知道牠們在搬家,因為怕被叮,只能在後院待了一個多小時。但是牠們群聚之地是我回屋裡的唯一路線,最後只好硬著頭皮,在牠們數量減少時,屏住呼吸慢慢地經過那個地帶。 回到屋裡後不久,我懷疑我有幻聽。我一直聽到昆蟲的聲音。一開始,我以為我把蒼蠅帶到屋裡了。直到我終於看到那隻小昆蟲,我才發現我弄錯了,是蜜蜂跟著我進到房子裡,不是蒼蠅!若只有一隻,我會想辦法把牠弄出去,何況之後看到不只一隻! 最最恐怖的,莫過於煮飯時,我不時看到蜜蜂從排油煙機裡飛出來。這個發現讓我錯愕莫明,因為從沒發生過這種事。我抬頭仔細看了排油煙機,上頭的縫隙應該沒那麼大呀!而且我聽到排油煙機裡有奇怪的沙沙聲,感覺有東西在裡頭移動,難道是蜜蜂在裡頭亂飛?不只是這些,有時似乎有東西從排油煙機往下掉,幫我煮的東西「加料」,這實在太太太恐怖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都快要驚聲尖叫了。 從排油煙機飛出來的蜜蜂,後來都貼在水槽前的窗戶玻璃上,像是想要出去。煮完飯後,我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往牠們身體底下伸過去,讓牠們的腳抓在筷子上,然後我就這樣一隻一隻小心翼翼地送到後院去。但是有更多蜜蜂不知道怎麼進來的,牠們在玻璃上看著外頭又逃不出去後,就絕望地死在窗台上。持續看到一堆蜜蜂死在眼前,其實滿令人崩潰的。 這種情形持續了幾天,我們實在不堪其擾,我都不敢煮飯了,免得一開抽油煙機就要驚動一群蜂,但這主客關係是否錯亂了?某人說要找殺害蟲的公司來殺蜜蜂,我說不要,牠們是益蟲,美國的蜜蜂已經減少很多了,我們不該隨便殺蜜蜂。於是他又找了養蜂人的資訊,問到半小時要價$150,他要我打電話找他們來。 這價錢實在不是普通的貴,從沒找過一種服務開那麼高...

庭院改造中

春天,對美國人來說,是改造院子景觀的重要時節。除非是租房子或住在公寓,一般而言,住在美國的好處,是擁有自己的院子,可以在自家擁有一片自己想要的花草景觀。 有天我到隔壁的社區散步時,發現許多人家都趁假日在院子、車庫裡勞動,小孩則在一邊玩耍。他們處理完院子或車庫的雜物後,就把三個不同類的大型垃圾桶拉到路上,等待次日的垃圾收集日到來時,垃圾車會來,然後有工人把垃圾清掉。據說這是典型的美式生活,而且感覺不錯。 許多中國人到了美國,也融入這樣的生活。像劉大任就在他的書裡三不五時提到他種的花,孫觀漢則有菜園。過去在台灣的時候,公公總是在實驗室裡忙碌,現在他則是三不五時在院子,以及租來的菜園裡,繼續他的實驗,只是這回,變成有機實驗了。 由於我們的屋齡較短,在加州這種住宅密集的地方,院子顯得相當小,但不妨礙我們享有庭院生活。前任屋主是孟加拉人,在院子裡種了不少香草和蔓藤類植物。關於香草,經過婆婆的指點,我只能辨識其中一種是薄荷,其他不識。至於蔓藤類,我一點都不喜歡,趁著最近天氣逐漸溫暖,陸續把那些蔓藤類除掉。不過,還是有些頭疼的問題。像是之前的凍害,使得菊花和朱槿整株枯萎,固定幫我們除草的園丁認為它們只是凍傷而已,沒有死掉,但至今都還沒發青,我覺得凶多吉少,而且有礙景觀。朱槿在凍傷前,有許多白蒼蠅依附在葉片後面,公公有次看了,跟我說這是非常棘手的狀況,現在葉子都沒了,暫時不用處理,但不表示可以安心,因為我不知道白蒼蠅會在什麼狀況下出現。另外有一叢灌木,生長已久,我奮力半天都拔不了,據說得花錢請園丁擇日處理。 為了讓我更瞭解院子裡的事務,公婆帶了三色菫花苗,來幫我評估院子的改造計畫。婆婆說,許多美國人此時都忙著在苗圃採購,很多人都是一年換一次院子裡的植物。我覺得這樣太累了,如果能一次弄到滿意,我寧可過個幾年再逐步換掉一些植物,不需要每年大規模改造。婆婆跟我的看法相同。 至於院子裡的植物,雖然是自家財產,但不表示想種什麼,就能種什麼。很多社區都有規定,若不遵守規定,房子甚至可能被沒收,因此在改造前,都要先瞭解社區的規定。像要種竹子,很多社區都規定要經過社區委員會和鄰居同意,因為這種植物的根很容易亂竄,不只在自家院子裡到處生長,甚至會長到鄰居家去,侵害別人的權利。像這種跟蔓藤類一樣棘手的植物,我自然不會碰。 目前我陸續種了蔥、蒜和薑。大概因為種的位置沒有充分的陽光,因此至今只採收過葉片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