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個橋段,是猶太教拉比在上課中說,此後要放棄聖誕節。不死心的Charlotte,一度想擁有打了折扣的聖誕節,只擁有一棵聖誕樹,而不唱聖歌、送禮物等。但是跟態度強硬的拉比爭論是無效的,要嘛就服從,不然就放棄信猶太教。有好學生和乖女孩性格的charlotte自然不會甘願這樣半途而廢,於是在七月的時候,提早過她的Last Christmas:買了一棵聖誕樹,在樹上掛禮物。像是即將入佛門的人,在前一天拼命吃大魚大肉。
前兩天從San Diego Zoo玩到Disney Land,更是到處可見、可聞聖誕色彩和聖誕歌。這些東西的滲透性,真的比宗教快的多了。
尤其看到長輩每到傍晚時分,總會探頭看自家的聖誕燈泡和鄰居的,究竟那個先亮,像比賽似的。我才比較明白,被媒體封為「生活大師」的瑪莎‧史都華,為何能在美國紅遍半邊天。畢竟在這裡,夜生活不若台北多,夜幕一拉下,人們大半待在家裡。怎麼經營生活氣氛,尤其在節日時,能不落伍,是很重要的。在這種地方,想要逃脫這個由地方生活、宗教和商業等力量形塑的主流文化,除非意志力夠堅定、心臟特別強,否則,逃也逃不掉。
離台前,台北101還沒有什麼特別的布置。今天在電子相簿裡翻來翻去,想找去年在台北101拍的糜鹿聖誕樹,卻發現已經被Flickr清除了。
看來,照片放在flickr,還是不保險。先把這些天拍到的聖誕布置貼上來吧。
圖說:上、附近人家的聖誕小動物,故意放在樹旁,好像低頭吃草。
下、Sam's Club大賣場裡的發光動物,飛越汽車,而不是飛越聖誕雪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