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始愛上園藝活動後,YouTube和圖書館的各種園藝書都是我最佳的知識來源。我傾向看英文資料,而不是中文資料。因為中文資料經常不是根據加州的氣候條件來考量的,而一個地方的氣候、土壤等條件,是我們在選購和種植前要先知道的。就算有在北美的人寫的中文資料,往往是翻譯而來,來源卻未被標註,就算翻錯也無從查核,所以還是看英文的資料比較保險,而且美國有那麼多園藝專家、長期的業餘種植者,他們經常無私地在YouTube分享心得,讓人受用不盡。 奇怪的是,YouTuber幾個月前居然對我放送一堆簡體中文的園藝短片。就算我要看中文的,應該是正體中文的才對,因為我只會輸入正體字,YouTube怎麼會推薦簡體字的短片給我? 基於好奇,我點了一個有幾萬訂閱者的洛杉磯中國大陸新移民網紅的頻道來看。那個網紅很喜歡說「花園三寶」:玫瑰、繡球和鐵線蓮。我看過那麼多園藝資料,從沒聽過這種說法,而且覺得這種說法似乎不美式,也不專業。光是繡球花,專門的討論文章和書籍資料都會標示出不同品種的耐寒區,以及陽光需求,並不是全美都能種植的。花園三寶到底在哪些地方、在什麼條件下可以成立?都沒說。美國本土從USDA Zone 3到Zone 10,有一年下雪半年的地方,也有不下雪的地方;有雨林、沼澤,也有沙漠、半沙漠;有平原,也有高山。這種單一的標準怎麼可能舉世通用?後來用中文一查,出現好多頁的簡體中文結果,看半天也沒找到來源,同樣沒有說明在何等條件下成立。我就納悶了,難道從東北長白山、河西走廊、長江流域、珠江三角洲到青康藏高原,都能種同樣的中大型開花植物?花園三寶跟東北三寶一樣,顯然都是中國大陸的說法。 說實在,我看到那麼多人因為這個說法,要一味追逐這三種植物,彷彿收集園藝界最高標章般,我就渾身不舒服。我天生反骨,看到單一標準就想反其道而行,最討厭跟別人做一樣的事,不明白這世界那麼大,植物那麼多,為何要畫地自限?而且每個人的環境不同,為何要追求不適合自己環境的植物?如果在英文的園藝社群問大家最喜歡的三種植物,應該會得到非常多不同的答案。 從這一點,其實就可以判斷出那個網紅的園藝涉獵深度。不過太多人留言說網紅教他們的東西很有用,所以我又多看幾集,然後發現那個網紅有澆水強迫症。他每天都要幫玫瑰花澆水,最多一天澆到三次,盛夏澆三次,第二次是正午。然而,加州2021年有嚴重乾旱,年初的雨季幾乎沒下雨...
黛比,青春歲月在台灣度過,前中年期移居美國。 自從成為人母,過去的風花雪月俱成往事雲煙,親職生涯使人忙碌。 現在力求在小孩與個人興趣間找到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