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的作家伊莎貝阿言德(Isabel Allende),今天在她的臉書貼出一張戴口罩和手套的 照片 。 她寫著:「新冠病毒正在測試各個國家和人民,尤其在測試各政府和政治經濟體系。我們每個人的最好和最壞的部分,此時昭然若揭。當義大利人打開窗子,用歌聲提振他們鄰居時,有些地方的人卻囤積民生必需品和買槍。昨天我有個鄰居戴著口罩和手套來問我,我有沒需要去超市買什麼。他向我們附近街上那些年長的、病弱的、不良於行的,和有小小孩的媽媽們提供援助。當危機過去後,我會做一打智利餡餃給他。」 我對她這段文字非常有感。當加州華人開始搶購民生物資時,我們家沒去搶;當美國人也加入搶購時,我們還是沒去搶。原因很簡單,在我們心裡,美國這麼富裕,商家這麼多,怎麼可能買不到東西?而且這個時候去人擠人,大家都不戴口罩,不是很危險嗎?我只有日常買菜時,多買了些冷凍和罐頭食品,畢竟冰箱空間有限,要囤多也沒辦法。等衛生紙都賣光的消息傳來,我們打開櫃子數一數我們之前買的,用兩三週沒問題,但之後就難說了。然後某人就開始坐立難安了,在人潮散盡後,終於去了Costco,但是衛生紙、酒精、消毒濕巾等所有之前傳出被搶購的商品都沒了,只有食物,不過沒有蛋。所以他隔天戴了口罩去Trader Joe's專程買蛋,那時美國人還是不戴口罩的,其他顧客看到他戴口罩就走避,幫他結帳的女店員則遠遠地把收據丟給他,非常粗魯。因為美國人認為生病的人才戴口罩。 全家都沒出門後,我們靠之前買的東西撐著幾天。上週三我去Trader Joe's買菜,那時是我們被規定待在家的第三天,之前看過別人貼店裡有多空的照片。那天店裡依舊挺空的,兩排冷凍櫃全空,其他貨架也是稀稀落落的幾個商品,然後每個貨架都有海報寫著這櫃可以限量買兩個,肉類可以買四種,鮮奶只能買兩罐,諸如此類。完全可以想見之前美國人搶貨囤積,搶得有多兇。這裡畢竟是華人不到5%的地方。那天我沒膽戴口罩出門,在外頭也沒看到有人戴口罩,我只能盡可能和別人保持距離,但結帳時,店員一直跟我聊天,我好怕她的飛沫散布到我的食物上。 之後既然宅在家,美國的新冠肺炎確診案例越來越多,出門好危險,那就網路購物吧。有人貼出長長一排可以用於買菜的網路商家。然而,兩週前就很難在網路上買到菜了,Amazon也是。而且某人在家上班,我白天很長一段時間根本不能用電腦,晚上開了很多...
黛比,青春歲月在台灣度過,前中年期移居美國。 自從成為人母,過去的風花雪月俱成往事雲煙,親職生涯使人忙碌。 現在力求在小孩與個人興趣間找到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