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J七歲、小P四歲時,我們第一次一家四口回台灣。前一次,是小J一歲多時。那時小J帶著作業回去寫,因為我們在寒假前近兩週就請假回台了。小J對台灣的第一篇觀察記錄是這麼寫的:「台灣是個野生的國度(wild country),到處都是流浪狗。」 我看了一愣,不知該說甚麼,不希望他交這種東西給老師看、和同學分享,但他寫的是事實,因為台北的確野狗很多。我們回去的第一天,一出門就看到路上有一大坨狗便便,不知道是被機車還是腳踏車壓到,有一段路有長長的一條狗便便痕跡,又臭又髒,讓人覺得很噁心。從沒在美國看過流浪狗和流浪貓的兩個加州小孩,心裡很害怕。台北的公家機構、大學也很多野狗。有天傍晚我要進中研院時,很猶豫地打電話跟某人說,我想抄近路進去,但是那條路上很多野狗,有次我被一群野狗跟著,害怕地差點哭出來。某人說那我只能繞遠路走大路進去,燈光多的地方比較沒野狗。衡量一下風險,我最後就繞遠路進去。 兩年後,我們再次回台。這次小J依舊對台灣的野狗非常感冒。有天我們去新竹縣時,坐在計程車上,看到有人騎摩托車經過鄉間小路,他身後有五六隻大野狗邊吠邊追,兩個小孩見狀一臉驚恐。過了些天,我們去台南玩,同樣到處是野狗。 過完寒假後,小J和他的死黨分享他的台灣見聞,野狗那段是重點。他的印度死黨就說他在印度是如何被野狗追的。聽到小J轉述後,我更不知該說甚麼,在這些美國小孩的心目中,台灣跟印度因為很多野狗的關係,被當成同一類的國家嗎? 然而,要說野生國度,其實美國的野生動物才多。像我們這一帶,我見過土狼、松鼠、老鼠、野兔、浣熊等,都是在住宅區看到的,不過我都是偶然見到,然後牠們就消失了,不像台灣的野狗野貓會長時間讓人知道牠們就在附近。洛杉磯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有張圖列出會在大洛杉磯地區出沒的動物,種類更多,甚至包括熊。重點是,我沒看過有人會去靠近這些野生動物,更別說餵食野生動物了,因為這樣做會改變本地的生態、介入食物鏈,一旦動物知道人類住宅區有簡易方便的食物來源,牠們就會常來,進而影響這區所有人的生活。前年野火後,山上的動植物都燒光了,本地保育員在臉書上發布消息,說山獅可能會進入住宅區覓食,讓大家不要把寵物留在後院,也不能有水和食物在外頭,免得山獅把住宅區當做食物的來源區。大家都趕緊分享、互相提醒,沒人希望自己住的地方有山獅出沒。至於家裡的寵物,美國人也是疼惜得很,若要拋棄,大概就送到收容所...
黛比,青春歲月在台灣度過,前中年期移居美國。 自從成為人母,過去的風花雪月俱成往事雲煙,親職生涯使人忙碌。 現在力求在小孩與個人興趣間找到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