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回台第二天的經歷寫在臉書後,得到多位臉友的指點,尤其當中還有台北大學的校友,告訴我週邊可以覓食的地方,讓我矛塞頓開。大學同學跟我說,Google比Yelp好用,後來我在松山路一帶找中華電信門市時迷路,誤打誤撞找到一間萬丹紅豆餅店,Google評論對比我的個人經驗,顯得挺可靠,而且Google評論比Yelp評論數量多,所以之後我就用Google找吃的。 小孩再去上網球課時,他們在陽光下流汗,我就在樹蔭下用手機移動Google地圖,到處看看有什麼店家吸引我的,於是我就這樣「發現」了興安街。接下來幾天差不多是在興安街打發中餐的,只有一天離開興安街。同時測試的是,訂位不訂位,是否影響我們帶揹球袋小孩進餐館的可能性。我們也學乖了,第二次上課開始都讓小孩多帶一件上衣出門,打完球後就換成純棉的上衣,這樣也比較不會長痱子,畢竟那麼熱又流很多汗,美國小孩的皮膚受不了,一下就出問題了。 興安街上除了餐廳,還有不少小吃攤,只是都不會顯示在Google地圖上。我們也沒想去小吃攤,一來熱,我們想去可以吹冷氣的地方,二來我們吃飯前都要洗手,那些小吃攤都沒有洗手間或洗手台,自然直接掠過。 第一天到興安街,我訂的是「枕戈待旦馬祖風味餐廳」。話說在Google地圖看到這間餐廳的名字時,我的手指就停下來了,第一次看到有人用成語幫餐廳命名的,倒是很符合馬祖做為前線的軍事碉堡形象,我不禁好奇了起來,因為我只去過金門,沒去過馬祖。之後查到菜色也特別,於是我打電話去訂位,以免碰到像杭州小籠包店的事。 從台北大學走到興安街的路上,會經過一間水果店,水果店有自動灑水裝置,三不五時會噴水霧。有個靠近人行道的柱子上有噴水霧的裝置,因為開口朝外的關系,經過的人會被噴到一點。小孩很喜歡經過那裡被噴一點水霧,在攝氏33、34度的台北,能有點水霧在臉上,幫助打球後的身體降溫,他們覺得很涼快。這是他們打完球後,走去興安街前的一點小快樂。 枕戈待旦馬祖風味餐廳的內部裝潢竟是黑色的,我們走進去之後,我不由得再度訝異起來,畢竟黑色在我們文化裡,不是一個討喜的顏色,也不是能提振食慾的顏色。當時除了我們,就只有兩大桌和一個一人桌,但是等點菜就等了很久,因為只有一名服務生,點菜的經理在處理別的事情,我們等很久才等到她過來幫忙點菜。 我們點了老酒冰鎮醉蝦、涼拌小捲、三杯海瓜子、破布子水蓮、紅糟豬肉和繼光餅加蚵仔蛋...
黛比,青春歲月在台灣度過,前中年期移居美國。 自從成為人母,過去的風花雪月俱成往事雲煙,親職生涯使人忙碌。 現在力求在小孩與個人興趣間找到平衡點。